来自:厚德載物怡女王(順我者昌) 2012-11-14 19:31:24

学会正确的辩论方法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必修课

黄佶(本文为2012年第二届口语传播论坛稿件。)

摘要:现在思想交流日渐频繁,交换观点也很方便,但因辩论方法不正确,思想交流往往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,反而引发了仇恨,这显然有悖建设现代文明的努力方向。本文作者从多年参与辩论的经历,梳理出了一些正确辩论所需要注意的事情,和大家交流。辩论开始后首先应该对有关概念的定义取得共识;辩论之初不应预设自己的立场,一切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;要寻找最有效的论证或说服方法,包括使用合适的证明材料、切入角度和出击时机;在辩论中要及时切割无法防守的阵地,以保持主动;对对方提供的材料、举的例子要仔细查看和核对;要始终围绕辩论主题,不要被对手误导而跑题;要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,以免被动;要熟悉辩论中的常见陷阱,例如用举例(或比喻,比方)代替论证,论证时拆东墙补西墙,用证明“有”来证明“无”,偷换概念,循环论证,金蝉脱壳,比烂和栽赃等等。

http://timg01.bdimg.com/timg?pa&imgType=0&sec=1439619614&di=bb4b3d4235b2e71283cd415756cde921&quality=100&size=b980_10000&src=http%3A%2F%2Fpic.rmb.bdstatic.com%2F732e7d1c28cad022a3aa9c33e6d0c595.jpeg

笔者认为:“面子”观念是妨碍中国人正确辩论的一大障碍。建设现代文明的过程实际上是改善民族文化的过程。中国人要建设现代文明,首先应该淡化“面子”观念,建设“愿赌服输”的新文化,而这可以从学习正确的辩论方法开始。

关键词:思想交流,现代文明,辩论,网络论坛,微博

随着思想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都有了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,思想交锋日渐频繁和激烈,但绝大多数人没有掌握正确的辩论方法,既无法说服对方,也不能使自己的思想有所深化,使自己的认识水平有所提高,辩论常常演变为狡辩,随后演变为谩骂,最后变成人身攻击,最终双方义愤填膺,只能靠暴力发泄愤怒,“教授和记者约架”、“教授打老人耳光”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反映,这难免不使人回想起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”中“革命小将”和“造反派”们从“文攻”发展为“武斗”的历史,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:错误的辩论方法是内战的导火线。中国要建设现代文明,学会正确的辩论方法非常重要,否则很可能会前功尽弃。

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来在因特网上唇枪舌剑的经历,初步归纳出进行正确的辩论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,和大家交流,共同提高。

第一,对有关概念的定义取得共识之后,辩论才能顺利展开

不先对概念的定义取得一致,讨论是无法进行的,就好像一个人把“地球”定义为“在地上踢的球”(即足球),然后去参加关于地球来源的研讨会,他显然是无法和别人进行交流的。

在讨论经济学的“商品价值”问题时,很多人把“价值的定义”和“价值的来源”(或决定价值的因素)混淆了,开口就是“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人类劳动的凝结”,反对的人则否认这一定义。由于对“价值”的定义完全不同,且对一个概念的定义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,难以论证其真伪,于是经过旷日持久的辩论之后仍然没有结果,火气却日渐增长,最后是你攻击我不学无术,我谩骂你低能白痴,不欢而散。

实际上,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定义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,他只是认为“商品的价值完全由劳动量决定”,即“价值的来源”只有一个:人类的劳动。搞清楚了价值“定义”和“来源”之间的区别,辩论才有了共同的基础,才能顺利进行,张三可以论证只有劳动量能够决定商品的价值量,李四可以论证劳动之外的其它因素也能对商品的价值做出贡献,然后相互检验对方的论证过程,进而接近真理。

第二,辩论之初不应预设自己的立场,一切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

人都是有感情的,对各种事物会有自己的态度,但辩论是为了发现真理,而真理只有一个,非此即彼。既然要参加辩论,就不能预设立场,而要一切服从真理。这一点说起来容易,但做起来很困难,稍不留意就会犯这样的错误。

在微博上辩论 1978 年开始的包产到户到底对中国的粮食产量有没有贡献时,为了证明包产到户是有贡献的,我做了一张中国历年粮食产量的曲线图,曲线显示:文革后期粮食产量增幅的确连年下降,而从 1978 年开始,粮食产量增幅明显增大。但对方指出:粮食增产涉及良种普及、新建化肥厂投产、化肥使用量大增等因素,而包产到户则是逐步在全国推开的,因此不能证明 1978 年开始的粮食大幅度增产就是包产到户引起的。至此我明白仅根据粮食产量曲线是难以说服持对方的。

此时,一个否定包产到户贡献的网友做了一张“五年平均粮食产量曲线”,根据这条曲线,文革后的粮食产量增长幅度比文革时期小,他以此证明包产到户对粮食增产毫无贡献。

但从逐年全国粮食产量曲线上可以看出,在 1980 年和 1985 年有两次粮食大减产。正是这两次大减产,拉低了文革之后的粮食产品五年平均增产幅度。

此时我提醒自己不应坚持原来的预设立场:“包产到户有利于粮食增产”,于是我建议对方搞清楚 1980 年和 1985 年两次大减产的原因。如果是包产到户造成的,那么可以直接用来否定包产到户,而不必费神画五年平均曲线,拐弯抹角地证明包产到户不好;但如果不是包产到户造成的(例如是自然灾害造成的),那么粮食产量的五年平均曲线就不能用来否定包产到户,因为是这两年的大减产,拉低了文革后的粮食产量五年平均增幅。

但因为对方预设了立场“包产到户不好”,因此他和我不同,无法接受出现相反结论的情况,所以他既不敢去搞清两次大减产的原因(或搞清了却不愿意说),也不愿承认五年平均曲线无法证明包产到户不好,最后选择了沉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