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出来。那时,我们建立了如马丁.布伯所说的“我与你”的关系。

每一个来访者对我而言,都有如此非凡的意义。

只是,这个意义有待我们每一个人去发现。

作为心理医生,其实我也在时时刻刻询问来访者“我对你的意义是什么”,或者干脆会想我对于他有何意义。

有时,我也会直接这样询问,而大多数时候,我是在不知不觉地做这样的询问。它们发生得如此频繁而自动,我很多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做这样的询问。

很多时候,来访者会给予我证明,他们告诉我,我帮助了他们。哦,这就是说,我对于他们是有意义的。我不光是收了咨询费用,也不光是在利用我的名气在挣钱,而是我真的对他们有意义。

更多时候,这种意义有待于我去发现,有待于我自己去确认,而不能光期待来访者的确认。如果必须期待来访者的确认,那我就会成为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人,总是处于焦虑中,就像一个正在恋爱的人,总担心对方是否在乎自己这个人。

要得到这种确认,或者想给予别人这种确认,我们常想,必须有完美的结果。

譬如,无数的人会在恋爱中渴求我对于他是唯一的,我们必须结婚,而且白头偕老,完满幸福地度过了一生。这才叫爱与被爱的证明,除此以外都不是。

如果是这样想,那么人生将变成不是在寻找爱的证明,而是在寻找不爱的证明。

如果是这样想,那么看起来你是在追求完美,但其实你关注的是不完美。

如果是这样想,那么人生势必是不完美的。

因而,那爱与被爱的证明总是得不到的。

相反,假若你能明白,一切都是有道理的,你自然遭遇的一切,尤其是你自由选择的一切,都是非常有道理的,那么你会在不完美中发现爱与被爱的证明。

我一个朋友因为特殊的原因,想和太太离婚。实际上,他们十多年的婚姻看起来似乎根本与爱无关,他们极少生活在一起,他们也极少有性爱。

但是,他的太太坚决不离婚。他太太先是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迫使他与自己结婚,现在又用完全不能沟通的方式拒绝与他离婚。

为此,他很恼火,觉得她就是在为难他。

然而,一天,他在非常安静的时候,想起童年的一幕。他趴在自家厕所的窗户上向下看。他家在学校门口,而他看到的,是他们班的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登上一辆大巴,他们一起去春游,唯独没有他的份。因为他有哮喘,所以他的妈妈对班主任说,我们家孩子一出去就是麻烦,你不用管他了。

想到这一幕时,当年那种孤独感与自卑感再次唤起,他流下了泪水。

也就在泪水落下的同时,他突然明白,太太对他而言是何等重要。其实,一直以来,他很自卑,他怀疑根本不会有女人爱他,而他也的确很没有女人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