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,不决策不知道权力的主线是经济。昨天在一个业委会的微信群里面聊天,大致记录了一下我的聊天的记录。所以很多话连续性很差,大家凑合着看吧!
义是什么?大利益,什么是“大利益”?统治阶级的垄断利益。所以,普通民众不要讲义,那是被人洗脑的结果,利,与生俱来的,非常光荣的事儿。
任何反对商业的团伙(如宋江),都走不远。
对好多小伙伴来说,《水浒》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。无数人争相说,宋江的决策不明智,导致了大家的悲惨人生。古人已以,历史不可重来,当我们从今天来看,宋江那边人确实挺能打的。可是呢,人是铁 饭是钢,这么能打的人得吃多少饭呢!梁山泊那点儿产量,能够这么多人吃吗?我不由得同情王伦的下场,王伦在,绝对不会让这么多人上梁山。
虽然800里梁山泊,可是,当时的技术下产粮有限。这么多人,哪个人哪天不要吃、要喝,就算有钱,能买得到吗?刚开始自然无所谓,人少啊,还可以抢劫点过路的,但人多了之后,到哪里去抢钱呢?抢了之后能守得住吗?没饭吃了之后,窝里反,窝里斗,中国特色就来了,再能打能斗有什么用呢!
可见,当时宋江能看透形势,力主投降,其实已经是最佳选择了。
可见,商业是真正促进公平和进步的力量。
最怕“万民”这类的词。很容易成为垄断利益,比如以前的王朝。这类泛泛的词语。曾打着国家利益的名誉,随意剥夺“万民”的生命,发生的太多了。要这样的“义”有何用。还不如分到具体的人。谁家的利谁支配。
**再次强调,商业是促进公平平等的最佳利器。**今天的《罗辑思维》节目 强调,商人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。
雷锋主任,让业主没有契约意识,本质上是反商业化的。故小区事务,不建议自掏腰包维权。
群主:观察下来,小区矛盾的核心和根源在于没有把“利”字摆公平位置。
群友:我们维权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维护我们作为业主的利益。
对于“义”字的含义,不管狭义还是广义,有没有发现汉语的一部分词,无法准确和精确的定义。
假如把维护制度,维护规则的行为定义为“义”,毫无疑问,我们都需要这个义,可是,能这么定义吗?不能。因为这类词生来就是含混的,一旦清晰了马上丑态毕露。
我最常举例“管”字,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听话,任性,会说“我不管你了”。这里的管什么意思?是监护人的义务,必须尽的,主要指各种生活服务。本质上,那句话的意思接近于(威胁孩子)说:我不给你提供基本生活服务了。对于没有基本生存能力的孩子来说,离开了父母提供的必需品,就难以生存的。后果呢?自然只能接受“管”,那么后来这个“管”字是什么意思呢?是管制,约束。
为什么把“服务”的意思和“管制”的意思用同一个词表达?不能分开表达吗? 当然不能,分开了就没法夹带私货了。
整个儒家文化的用词,几乎都是含混不清的。还有“孝顺”,只要“不孝”就必须“忤逆”,没有西方家庭的那种平等、友爱。儒家文化的等级性,是绝对禁止孩子和父母平等、和谐、友爱的生活。
回到这个“义”,这个“义”可以表示社会的公道,或者是对契约的维护,但他还表示一种特权制度,它还表示一种对垄断利益的维护(三纲五常)。所以,我们反对义,就是反对打着维护基本道德的名誉“维护垄断利益,坚持和民众的(私)利益对立的‘义’”,而不是完全反对 对制度的维护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内心的规则,每个人也都有义务维护制度,这就是社会公德,就是道德的力量。
“义”字含义太含混,是我们抛弃这个词的原因。平时,本为一体的利益,被“义”给打击了。比如,维护规则,是义,也可以获取利益,也是利。但儒家的对立思维,告诉我们只能是“义”,不能有“利”。于是产生后面悖论…